“五、四、三、二、一,点火!”时针拨回到3年前的某一天,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某型火箭顺利升空。陆军装甲兵学院某系实验室内,王海斗科研团队通过电视直播紧张关注着火箭发射状态,当听到助推器成功分离后,他们揪着的心才放松下来。
该火箭某关键部位的热防护处理,是王海斗团队装备再制造研究成果之一。持续蓄力19年,他与同事一路攻坚克难,在装备再制造领域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自主研发的系列耐磨、抗疲劳、自润滑涂层技术,已应用于延长装甲装备易磨易损部件的使用寿命。
“搞材料科学的,自己必须先是块‘好材料’。”了解越深入,对王海斗这个形象的说法认识就越清晰。1969年,王海斗出生在军人之家,父亲是一名参过战、立过功的老兵。爱党爱国爱军的家风传承让他从小就对军队事业有着无比的憧憬。
1987年,王海斗高中毕业,如愿考上军校。上学期间,他学习训练顶呱呱,立志当个出色的指挥官。1991年毕业时,王海斗被分配到原兰州军区某工程设计所。工作中,王海斗善于钻研的天赋逐渐展露。因科研成果突出,被军区评为面向21世纪的100名青年人才之一,是最年轻的入选者,并被批准考研,重返母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博士毕业后,王海斗被选调到原装甲兵工程学院任教,成为一名光荣的军队科研工作者。
从硕士到博士,王海斗的研究方向没有变,科技强军的志向更加坚定。求学期间,他真正做到了“一心只读圣贤书”。有一年国庆长假,还在读幼儿园从未来过北京的女儿打电话说想到北京看升国旗,但他想到学业任务重,便哄着女儿先不要来,利用国庆假期将课题推进了一大步。回忆那段求学的日子,王海斗坦言累并快乐着。辛勤的耕耘终有收获,博士毕业时,他光荣获得清华大学十佳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做块对党有用的料,就得耐得住寂寞。”王海斗深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支军队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核心,当他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强军伟业时,任何清苦都难阻止其前进的步伐。一系列原创成果的取得,让王海斗声名鹊起。2015年,有地方高校开出年薪100万、住房150平方米、担任二级学院院长、仪器设备购置费1500万等丰厚条件,希望他转业到该校工作,但他一口谢绝:“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军队的培养,离不开组织的关怀,我在部队工作最幸福!”在王海斗内心深处,早已和部队融为一体。
2020年年底,根据单位工作需要,王海斗调任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去带领一支科研底子薄的新队伍。在原单位耕耘17载,一切驾轻就熟,但在研究中心工作就得一切重来。“党叫干啥就干啥”,他顾全大局,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迅速调整状态,进行“二次创业”。“人到位,心也一定要到位!”不到一年,他找准制约研究中心发展的难点痛点,带领全体同志奋勇争先、凝心聚力,全面建设蒸蒸日上。
装备再制造,是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实现废旧装备功能恢复、性能提升的新型制造模式,是让战斗力持续再生的重要战略构成。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重视再制造技术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再制造产业起步较晚。王海斗至今还清楚记得,当时我国出口到西方国家的工程机械设备,被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再制造技术,否则就无法销售。这是一种无形的技术壁垒。
“装备再制造,要修旧如新,更要修旧胜新。”经过多年艰难探索,在徐滨士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开拓引领下,在王海斗等一批中生代科学家的接续奋斗下,我国开创了与国外“减材模式”截然相反的“增材模式”,不但可使旧件尺寸精度恢复到原设计要求,还大大提升了其质量和性能,特别是确保了再制造零件的通用互换性,再制造资源利用率相比国外大幅提高。
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理论掌握、消化资料、分析计算、对比论证……为了攻关,王海斗常常一天伏案十几个小时,脑子里全是数据和方案。经过长期研究,王海斗发现,如何精准测量和调控再制造零件的残余应力,对再制造装备进行准确的寿命评估和质量调控,在国际上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面对这个完全空白的领域,王海斗深知这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但他并没有半点退缩。“前路无人,那就自己做开拓者,坚持走自己的路。”王海斗说。
一项科研成果的成功,离不开成千上万次实验数据的支撑,在当时“粉尘弥漫、气味扑鼻”的简陋条件下,王海斗一刻也没有停息。经过近20年的持续努力,王海斗带领团队取得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上广泛认可,标志着中国再制造理论跃上新的台阶。
本固则枝荣,根深则叶茂。有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王海斗考虑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创新。他主持完成的某装备改进项目,使我军某装备抗损伤率明显提升。截至目前,王海斗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等各类知识产权130余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北京市自然科学一、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重大奖项共14项。(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肖遥 张春霖 吴继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