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表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中国工业生产整体呈现出稳步回升向好的态势,体现了国家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的积极成果。中国轴承行业在面对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调整的背景下,整体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市场研究机构公布的报告显示,全球轴承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22年为1,302亿美元。同时,预测轴承行业市场规模在2023年至2032年间,将以8%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798亿美元。根据QY Research最新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轴承产量达到约275亿套,较上一年增长6.18%,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滑动轴承行业市场规模已由2017年104.97亿元上升至2022年165.12亿元。从细分市场来看,2022年自润滑轴承市场规模139.95亿元,占总规模比重约为85%;其他滑动轴承市场规模25.17亿元,占比约15%。目前,滑动轴承已逐步在部分领域替代了传统滚动轴承,许多大型机械如水轮机等也都开始采用滑动轴承,尤其在风电齿轮箱领域的“以滑代滚”渐成趋势,将大幅降低超大功率风电齿轮箱成本,未来超大功率半直驱型风电齿轮箱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未来机器越来越向高速度和大功率方向发展,对轴承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滑动轴承的应用领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了《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全国轴承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政策文件,大力鼓励发展轴承行业,积极推动我国轴承行业的快速发展。在轴承行业产业链向中国转移、专业化分工进一步体现的趋势下,未来国内轴承企业竞争力有望在国际市场中显著提升。公司作为轴承行业发展较快的子行业之一自润滑轴承行业的优势企业,也将迎来业务的快速扩张期。
公司主营业务为自润滑轴承及高性能聚合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自润滑轴承、低摩擦副零部件及相关的精密铸件。基于摩擦学材料的研发经验,本着环保、降本及舒适的设计理念,公司将进一步拓展高性能聚合物产品在密封、结构件、膜材料等方面的开发。未来,公司将以低摩擦自润滑技术和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为主,积极拓展相关应用技术的延伸,成长为高性能摩擦学与聚合物的全球战略伙伴。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能源(传统及可再生)、港口机械、塑料机械、农业机械等行业。公司产品根据材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金属基自润滑轴承(平面滑动轴承)、铜基边界润滑卷制轴承、非金属自润滑轴承(纤维缠绕轴承、工程塑料轴承、粉末冶金轴承)、其他轴承(如关节轴承等)、低摩擦副部件及高性能聚合物产品,涉及的产品规格上万种。
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以销定产,按需生产。公司和主要原料供应商签订技术协议(约定产品规则、技术要求、技术争议判定等)、质量协议(约定产品质量检测程序、质量责任、质量问题的处理等)和订货协议(约定定价方式、交货方式、结算方式等)等框架性协议,具体数量则由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向供应商下采购订单。由于钢卷(板)、铜卷(板)、铜粉生产需求量比较大、消耗较稳定,公司一般根据上一季度日均用量情况、供应商供货周期以及供应商要求的最低采购量确定安全库存,当原材料低于安全库存时,发出采购订单。坯料等与产品针对性较强的原材料则根据客户订单采购。其中铜坯料采用意向式采购,由供应商备货,即公司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要求供应商安排组织生产。公司根据自身生产安排向供应商发出送货通知,供应商根据送货通知安排送货并要求结算货款。高分子材料根据生产情况采购。
公司的生产模式可分为:订单式生产和预估式生产,以订单式生产为主,预估式生产为辅。订单式生产根据销售订单组织生产,预估式生产根据客户的书面采购计划,下达预估单,滚动组织生产,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
从销售模式来看,公司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经销均为买断式销售。国内市场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国外市场直销、经销并重。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良好,整体经营环境、经营模式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事项等方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开发的耐冲击、耐粉尘、高强度自润滑轴承,解决了润滑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噪音,延长了使用寿命,特别适合在恶劣的矿场、野外作业的设备。为了确保在高强度工作条件下的可靠运行,轴承在工程机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产品和传统轴承相比可提供更可靠的性能,主要应用在工程机械的挖掘机、铺路机、分类机、混凝土机及叉车等的运输设备,具体应用在铲斗、连杆、小臂、大臂、油缸、连接销、液压系统、托带轮、支重轮、引导轮等关键部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一系列重要举措的贯彻落实,将为“十四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从市场需求分析,《纲要》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将继续提升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布局、城市乡村建设和民生保障工程等,都需要工程机械厂商的参与,这也是未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工程机械存量更新和新增需求并重;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法应用不断取得新成果,有力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大幅度提高了市场应用能力;工程机械应用领域需求不断升级,机器换人方兴未艾,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轻量化赋能工程机械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工程机械市场仍处于上升期,“十四五”期间必将高质量发展。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国内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3年共销售挖掘机195018台,同比下降25.4%;其中国内89980台,同比下降40.8%;出口105038台,同比下降4.04%。2023年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走弱和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的影响下,我国挖掘机国内销量仍在持续筑底。由于海外需求整体放缓,渠道去库存及高基数的原因,出口市场在连年高增长后步入休整期。展望202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在低基数和政策的不断出台下,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有望大幅收窄,叠加万亿特别国债,国内挖机销量降幅有望大幅收窄。而出口方面,从全球范围看我国企业海外市场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4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仍有望保持高水平。
轻量化、低噪音、无给油等自润滑轴承所具备的优点,使得其在汽车上的运用得以快速推广。目前每台乘用车上自润滑轴承的运用数量已经超过100件,而且正在不断地替代滚针、粉末类轴承而产生新的运用;除了轴承以外,自润滑技术在非轴承领域的运用也在增加,比如用于空调压缩机的自润滑涂层斜盘,具备自润滑性能的高分子工程塑料结构件等;公司的自润滑轴承及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不但满足了功能性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汽车工业对环保的要求,比如 ROHS、Reach等标准,主要应用在变速箱、座椅、车轴、铰链、发动机、转向系统、减震器等部位。
根据全球汽车产业平台数据,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了8918万台,同比增长11%。这一数据显示了全球汽车市场的复苏和增长趋势。同时,预计2023年全球汽车产量将增至9276万辆,同比增长7.4%。中国汽车市场对世界汽车市场影响力极其巨大,2023年中国份额保持在34%。全球各地车企表现来看,丰田集团依然是全球第一大车企,份额11.8%,大众集团和现代起亚位居二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2023年销量数据显示,我国汽车生产与销售分别完成3009.4万辆和3016.1万辆,较2022年同比增长12.2%和增长11.6%。其中,乘用车产销2612.3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增长9.60%和10.61%,汽车产销保持同比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量958.7万辆,同比上升35.8%,实现销量949.5万辆,同比上升37.9%,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达31.55%,同比提升5.91pct。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加57.4%。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2023年,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增长势头,出口规模与增速均刷新历史记录,其中十大出口目的地国家的数据尤为亮眼。这些国家不仅体现了中国品牌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揭示了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布局的日趋完善以及对海外市场的深度渗透,同时也预示着中国汽车品牌正加速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不断提升自身品质与技术实力,以满足全球不同区域、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向着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目标稳步迈进。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的持续创新,未来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趋势匹配。
传统轴承噪音大、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等因素限制了设备的正常作业时间,尤其是运输设备、野外作业设备等,自润滑轴承的运用不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提高了设备操作的舒适度。比如不用润滑油或者一次性涂装,可以解决过程维护和高昂的停机成本,同时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交通运输行业通常需要可以承受高载荷和特殊环境的轴承,自润滑轴承可帮助改善机械性能并延长维护间隔。自润滑轴承的降噪和减振功能,在铁路和有轨电车中表现出色,主要应用在铁路、城际高铁、造船、航天等。
2023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行业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固定资产投资、人员流动及货运量均获得了增长。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特殊基础工艺装备。近年来,由于中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大国和模具贸易大国。模具行业与诸多行业关联性高、涉及面广,下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带动我国模具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驱动我国制造业升级,也将给模具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模具产业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之一。我国模具工业在近二十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产业规模跃居全球第一。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模具进出口总额达到90.38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2.43亿美元,增幅为2.8%。7年来增长14.97亿美元,增幅高达19.86%。但是目前我国模具产品以中低端为主,大型、高精密模具仍依赖进口,高端模具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在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制造业发达国家,汽车模具行业产值占模具全行业产值的 40%以上。而我国汽车模具行业产值在模具全行业产值中的占比略低,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汽车模具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测算,中国汽车模具占模具行业的市场份额约在1/3左右。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汽车换型速度的进一步加快,我国汽车模具还有较大发展空间。自润滑轴承作为模具标准件组成之一,随着模具行业的不断发展,同样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通用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实力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其他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更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工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体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通用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7889家,截止2023年底拥有资产总额12199.64亿元,同比增长8.19%。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217.22亿元,同比增长4.28%;实现利润总额835.73亿元,同比增长10.45%。据海关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