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的“金属王国”,钛因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等突出的应用优势,被誉为“太空金属”“海洋金属”,是重要的战略金属材料。
在钛产业大省陕西,凭借钛合金材料工艺技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西安赛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疗创伤植入用钛合金高精度丝棒材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作为一家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走出来”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0年的西安赛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有鲜明的创新“基因”,拥有钛合金生产技术专利75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22项,承担国家、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和课题200余项。
30岁的双翼翔是西安赛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紧固件科研技术攻关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2019年,刚踏入职场3天,双翼翔就被抽调参与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紧固件用钛合金丝棒材的技术攻关。
在航空航天紧固件领域,钛合金材料的应用量占比超过七成。由于紧固件用大单重钛合金盘圆丝材基本依赖进口,双翼翔跟攻关团队依靠国内现有技术和公司生产经验逐一进行探索。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攻关团队逐步攻克了十几项工艺壁垒。2020年5月,西安赛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紧固件用钛合金材料领域第一根国产大单重钛合金盘圆丝材通过产品检验检测,基本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相当水平。
正当大家沉浸在喜悦中时,公司又收到下游客户的紧急通知:材料表面涂层润滑性不足,产品无法完成后续加工。
为攻克涂层难题,西安赛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紧急成立涂层科研攻关团队,收集上百种国内外产品涂层类型,进行理化分析,并结合下游客户使用结果反馈进行推断,形成改进方案。花费3个多月的时间,经过上百次的验证,涂层科研攻关团队终于摸索到一种基本满足下游生产的涂层生产技术。
2021年初,西安赛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付下游客户的丝材成功加工出符合条件的产品,这标志着该公司彻底打通了大单重钛合金盘圆丝材全流程生产制造工艺。
“从本质上来说,涂层不属于材料加工范畴。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这次跨行业技术攻关,让我们在材料表面改性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和经验,增强了我们拓展业务广度和宽度的信心。”西安赛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芬绒说。
从生物医用高端钛材“起家”,到紧固件用钛合金丝棒材等四大主业共同“支撑”,西安赛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高端装备领域的钛合金材料需求,持续开展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建成高品质生物医用钛及钛合金板材、多用途高质量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材、军民两用钛合金精密锻件等生产线,可稳定生产多种使用场景的大单重钛合金盘圆丝材、棒材及锻件部分产品,实现进口替代。该公司研发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超细丝材最小规格可达0.025毫米,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率均排名全国前列。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持续不断的创新。”西安赛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康说,目前,公司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比25%,研发投入占比超8%;与北航、西工大、西安理工大等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建成了西安市稀有金属丝材产学研用创新中心、紧固件用钛合金盘圆丝材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等,形成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发展模式。
为加快发展步伐,2022年,西安赛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通过这次股改,双翼翔等100多名员工得到股权激励。
“创新得有钱、有人。股改的目的一是为了吸引资本投入,二是为了深度绑定核心人才。”杨晓康说,通过募集资金,国家军民融合基金、西安财金、唐兴资本等为公司注资2.4亿元,用于加快项目建设。
去年11月,西安赛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端稀有金属棒丝材及锻件产业化项目一期建成投产,标志着国家级生物医用高端钛材和紧固件用大单重钛合金丝材科研生产基地建成。
“资本赋能加快项目建设,不仅大幅提升了产能,还巩固了公司在行业的头部地位。”杨晓康信心满满地说,2023年,公司销售额达2亿元。今年,公司将加快与资本市场对接,目标是实现产能翻一番,产值再增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