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04年至2023年,在潍坊工业发展史上是铿锵有力的120年。这120年,潍坊工业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由手工作坊的千家织造,到斩浪远航的大国重器,传承的是潍坊基因的工业血脉,扛起的是中国动力的潍坊担当,挺立的是民族工业的钢铁脊梁。
总有一种砥砺前行的力量咬定青山。2023年,潍坊工业逆势上扬,以拥有冠军企业数量山东第一的亮眼成绩,致敬潍坊百年工业发展的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站在新起点上,回望潍坊百年工业发展之旅,历史裹挟着创新大潮的波涛巨浪奔涌而来,潍坊工业这部大书注定是写满了敢于“第一次吃螃蟹”的改革创新曲,注定是传颂着敢于叫板全球市场的大国工匠谱,注定是流淌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民族工业魂。
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一大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厂在这里诞生,引领潍坊的发展跃迁,乃至推动和影响着中国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演进。
潍坊工业的发展历史,镌刻着这座工业城市特有的风骨和记忆,见证着这座英雄城市的百年巨变和荣耀辉煌,时至今日,仍旧为更好潍坊建设提供着钢筋铁骨般的实体支撑和澎湃不息的精神动力。
如果你能理解,1919年中国外交官顾维钧为了捍卫中国主权,在巴黎和会上面对关于山东问题的裁决而向德日等列强坚定地说“不”,就不难理解,1904年5月1日,德国人所建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前一个月,直隶总督袁世凯和山东巡抚周馥联名上奏朝廷时的那声声疾呼——
清廷以此前从未有过的效率,在胶济铁路贯通前12天批准奏请。山东大地上一场与外国资本侵略进行较量的“自主开埠”,以实业救国,让处于胶济线核心点上的潍县就势打开了近代工业文明的大门。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方源头,近代潍坊首先迎来的变革是,千家万户手摇车的土纺线,被纤柔的机纺棉纱所代替。机器织造作为工业文明的标志撑起了近代潍坊工业的门面。
看一组1906年的统计数据,潍县从青岛烟台等港口输入200万两的棉纱,150万两的布匹,这些棉布再通过多家布行分销到沂州、莒州、安州(泰安)、钜城(临朐)等地区。
1907年,一个从潍县寒亭镇走出去的年轻人自日本留学归来,不仅带回了染织专业的先进技术,更是胸怀一腔同盟会会员的爱国报国情怀,毅然变卖家产,从日本引进6台铁木结构的足踏织布机,成功试织宽幅棉布,被命名为“爱国布”。
引进首批宽幅织布机,继而又发明新的染织技术和两种新型织机,哪管创业报国步履维艰。潍坊近代民族工业史上刻下了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张瑞芝。那年他25岁,引领当地织布业跨出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第一步。
1912年8月,孙中山到达青岛,在演讲中多次盛赞一位中国青工刻苦钻研技术取得的成就,并号召青年人向他学习,为中国人争光。他就是在青岛一家德国企业干锻工的潍县小伙、后来被称为“中国内燃机之父”的滕虎忱。
受孙中山的影响,这位一身技艺、满腔热血的年轻人,拒绝了德国企业的热情挽留和高薪待遇,返回家乡,立志实现实业救国的夙愿。
1920年,滕虎忱将家中3间住房和土地变卖,与友人凑足3000元,租用潍县东关大街民房,合股开办机器制造工厂,取“中华”“丰盛”之意,命名为华丰机器厂,滕虎忱任厂长。
建厂当年,滕虎忱购进日本产的机器,带领技术人员认真研究揣摩,成功仿造出第一台铁制宽幅足踏织布机,劳动效率提高3倍,从此揭开潍坊现代机械工业发展全新的扉页。
“二百只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这一明清至近代传统手工业盛景传颂至此,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型与深刻变革。
织布机的大量生产,激发了潍县土布业的发展,跃为全省第一。在1932年,潍县所有织布匹有粗细白布、绒呢、斜纹、各种条格布,畅销全国。
20世纪30年代的潍坊大地,以潍县为中心的昌邑、昌乐、 安丘、青州、寿光等县,足踏织布机发展到9万余台,年产各种棉布200余万匹。据1934年《实业志》载:“山东织布机之制造,以潍县最盛,有十一家,济南只有两家。此十三家中,以潍县之华丰厂最大,设备亦最完全,资本几占全业三分之一。“华丰”历年出品,供给潍县、昌邑、寿光、济南、桓台、即墨等地用者,有一万二千二百余架”。
随着织布业的兴起,染厂、轧布厂、颜料厂、机械厂、面粉厂、火柴厂、卷烟厂、发电厂等纷纷建成。自1918年至1930年代初,潍县先后创办机械工厂34家,其中生产布匹的工厂有11家,生产轧布机、弹花机的工厂7家,形成了织布业为轴心的工业格局。
印染业发展起势之际,一位年轻人漂洋过海回到故乡。1930年底,日本学成归来的张干臣投身实业,返回潍县建厂,大华机器染厂投产。大华机器染厂带动潍县七家机器染厂陆续开办,这些现代化的印染厂,与遍布乡村的染坊一起,将潍县的染布业推向鼎盛。
从企业诞生到“七七事变”前发展的鼎盛时期,见证潍坊现代工业崛起的华丰机器厂,由纺织机械发端,从脚踏式织布机、斗子式水车、弹花机、轧花机、榨油机行销半个中国,到1932年自行研发生产出中国北方第一台15马力柴油机,又相继研制生产8马力、25马力和40马力柴油机,作为动力机械的柴油机逐渐成为主打产品。
1934年初夏的一个清晨,蒙蒙细雨笼罩着潍县城。久不出山的冯玉祥将军在国难当头走进华丰机器厂,高度赞扬滕虎忱艰苦创业、以重工业救国的精神,他说:“如果全国有二百家像你们这样有血性、能奋斗的企业,国家前途就大有希望。”
这一年,在北平太庙举办的“全国铁路沿线产品第三届展览会”上,华丰机器厂送展的柴油机等产品获“超等奖”,并誉为“华北第一厂”,带动中国北方民族工业的第一轮升级发展。
从仿造国外产品,到主打民族品牌,扛鼎大国重器,潍坊工业百年,始终秉承一脉相承的信念——质量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这是潍坊近现代工业的优秀基因。
百年潍坊工业跋涉之旅,从华丰机器厂到后来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潍柴动力,有两记壮士断腕式的重锤,把潍坊制造业结结实实地夯在了民族工业的丰碑上。
有一次,滕虎忱要去青岛出差,临出门,却发现柴油机大甩轮精磨时的标准不够理想,遂强令将不合格零件用重锤砸碎,铸铁的脆响之下是工匠精神的勃发。此举震惊业内。
20世纪90年代,身为中国机械制造龙头企业的潍柴动力遭遇滑铁卢时,那个名叫谭旭光的青工,走上厂长岗位后的第一“重锤”,就砸在了生产质量上。那天,谭旭光带头把300台发动机废次品毛坯当众砸毁。在场多少潍柴人心疼得欲落泪。
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说滕虎忱的这一锤,是潍坊现代工业的开山之斧,那么谭旭光的这一锤,则是潍坊工业涅槃升级的自我。
近百年之后潍柴能把重型高速发动机销量做到全球第一,“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无疑有着来自潍坊百年工业传承十足的硬气和底气。
百年工业,潍坊人就是这样咬着牙过来的!这两记重锤,既续写着一代代潍坊人致力于振兴民族工业、打造百年动力品牌的矢志不渝,又镌刻下一代代潍柴工匠质量为本、铸造大国重器的潍坊担当。
经历了战争的硝烟,潍县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两大支柱产业几次遭受重创。1948年4月27日,我华东野战军把胜利的红旗插上晨曦中的潍县城头。潍县战役胜利后,新诞生的潍坊特别市,春回大地,百废待兴。
党和人民政府贯彻“首先将现有机械工业组织起来,发挥其潜在力量,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支持工商业的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继而我党在创造成功接管城市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成对工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潍坊工业取得长足发展,生产布局,产业结构逐步合理。由水车、白布、锄、镰、锨、镢等初级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逐步成为具有动力机械、纺织、印染、造纸、电子、化工等现代化生产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
这座有着红色基因的工业城市,担负起服务农村经济、保障社会供给的发展重任,凸显着民族工业的潍坊担当。
在产业发展方向的培育上,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各方面对内燃机的需求,潍坊机械工业在恢复一般机具生产的同时,将内燃机的研发和制造,从综合性机械生产中逐步分离出来,向专业化生产过渡。
1952年,新中国第一艘潍坊机械制造业旗舰载着使命整装“出海”。由山东省工业厅新组建的大华机器厂,麾下纳入由万通铁工厂、华新工具厂和国光铜线厂合并的昌潍实业公司机械厂,由坊子迁来的原大华机器厂,还有公私联营铁工厂、华东第二工业专科学校实习厂。
1953年8月潍坊机械工业迎来新的发展跃迁。大华机器厂归属第一机械工业部,更名为潍坊柴油机厂,国家投资按年产柴油机100台/0.7万马力规模进行初步扩建改造。
这一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是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开局之年,潍柴走在前列,在新区建成全市最大的工厂。
这一年,李浩昌、高士琦等20多名潍柴青年职工,作为社会主义大厂的建设者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接见。
潍柴新工厂落成几年的时间内,中速船用柴油机、我国第一台2000马力机车柴油机等系列新产品研制成功。
1956年潍坊柴油机厂与当时济南柴油机厂共同形成了国内160系列,开发柴油发电机组新产品,并被确立为本系列组长厂。后来在新时代十年间潍柴集团发展成为山东“链主”企业,其伏笔在七十年前即被写下。
1957年是潍柴内燃机产品出口“元年”。内燃机生产改变了过去只仿制国外早期低速柴油机的局面,实现了向中高速机的过渡,潍坊柴油机厂生产的多种型号和功率的柴油发电机组,走向国外市场。
与潍柴同步,振兴民族工业的征程上,华丰机器厂没有掉队,在人民政府的加力扶持下,转型升级为新中国第二艘潍坊机械制造业的旗舰。
华丰机器厂在恢复轻纺及农机具生产的基础上,恢复生产柴油机。1954年6月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归昌潍实业公司管理,之后,瑞泰铁工厂、同盛翻砂厂、裕民刺条厂和群大、丰华、同丰铁工厂等企业相继并入。1956年华丰机器厂扩建改造,并作为地方内燃机生产企业,由国家一机部归口管理。
一段时期内,潍坊柴油机厂和华丰机器厂承担着国家使命并驾齐驱,由仿造国外机型、引进国外技术,到自主研发产品、开拓国外市场,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渐呈“大国重器”风采。潍坊柴油机厂军民两用发动机型科研成果、潍坊发动机厂(华丰曾用名)495型柴油机研究成果,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潍坊机械工业发展之路不管如何曲折,民族工业使命从未懈怠、技术研发水平持续提升、生产管理经验逐渐丰富、总体发展布局日趋合理、整体发展势力不断增强,为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潍坊贡献。
1966年后,尽管机械工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管理、正常生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各企业干部职工顶着种种压力,坚持生产。昌潍地委提出了打破行业、国营与集体、地县工业与公社工业“三个界限”,建立“以地市工业为基地,县属工业为骨干,社办工业为重点的工业体系”。
从1966年到1975年的10年内,潍坊柴油机厂、潍坊发动机厂(华丰)、潍坊动力机厂、益都柴油机厂等专业生产厂共计生产内燃机3784429马力。到1975年,年工业生产总值居全省各市(地)之首。潍坊机械工业总体发展布局的新构成渐臻完善,新的产业群体逐步形成——
以潍坊市区和益都县城为中心,以上属柴油机厂为依托,地方柴油机厂、拖拉机厂及其辐射下的县社配套配件企业为骨。